日前,笔者从黔江区农委获悉,2016年我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9820元,增幅达到10.9%,高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8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三位。
去年,我区以“脱贫攻坚”为统揽,按照“区摘帽、村销号、户越线”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我们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种植了烤烟、蚕桑、蔬菜、中药材、水果、茶叶、杂粮等特色产业7.2万亩,还积极鼓励饲养了肉牛、山羊、豪猪、野鸡”,我区农委相关负责人回忆。为此,我区按时新增脱贫人口5755户2233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1%。
为了稳定农民的收入来源,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区在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基础上,持续稳步推进畜牧、蚕桑、烤烟“三大骨干产业”,提质发展优质水果、高山蔬菜、优质中药材“三大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3+3”山地生态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体系。2016年,我区出栏生猪90万头、肉牛4.1万头、山羊2.5万只、家禽110万羽,连续9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重庆69原种猪场建成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
去年,我区蚕茧产量又一次拿下“全市第一”的桂冠,蚕农养蚕4.14万张,实现收入5886万元,同比增长28%。“全靠基层科协和协会的引导,我们继续深化‘六化五配套’养蚕实用技术,积极推广‘强桑一号’,养蚕技术有力保证,单产量再次提高”,我区养蚕大户粟海燕谈及养蚕的甜头津津乐道。
鉴于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农产品销路是否顺畅事关农民增收,因此,我区在加快培育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础上,大力发展物流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出口贸易,强力拓展销售市场。2016年,我区培育壮大各类物流企业220家,新增电商主体600余家,实现农产品线上交易21.44亿元,完成农产品出口创汇2530.23万美元。(通讯员 李奉轩)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