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记者在黔江区石会镇看到,当地一些蚕农已开始在蚕桑基地里忙碌,一李姓当地村民向记者介绍,去年他在家种植了20亩蚕桑,在家的蚕桑收入比外出沿海务工的儿子收入还高。正月初六,他到蚕桑基地里转悠一番,就是想好好看一看,还有哪些工作没做到位,力图及时弥补,再争取今年的蚕桑能有个好收成。
据了解,去年,全区全年巩固优质桑园面积10万亩,完成新栽桑1.26万亩。继续坚持“六化五配套”技术路线,探索实施多批次养蚕模式,有效缓解了大蚕期用工矛盾突出问题。提高户际养蚕规模,全区3359户养蚕,实现蚕茧产量3.14万担,占全区指导性计划任务的104.6%,同比增长28.16%,再创历史新高,蚕茧产量在全市继续位居第一。全区蚕农蚕茧收入5886万元,蚕茧张平单产37.9公斤,养蚕户均收入17520元,提高了养蚕户效益,全区的优质蚕茧基地建设得到了稳步发展。
与此同时,全区还及时兑现惠农资金,林业惠农资金已涉及到全区30个街道乡镇,覆盖了90%以上的农户,相关部门已及时组织兑现惠民资金3222.16万元。2016年,已申报兑现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2131万元,惠及全区农户45279户。其中兑现2016年度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266万元,兑现补植面积补助资金178万元,兑现退耕还林蚕桑资金687万元。并规范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现,加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宣传工作,及时审核、申报66410户,共兑现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091万元。
据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从当前看,全区的优质蚕茧基地建设得到了稳步发展,但在蚕桑产业发展上也存在一定难度。扶持资金筹集难度加大,全区蚕桑产业扶持政策兑现,面临资金难以支持的实际困难。同时,弃桑毁桑现象时有发生,桑园单位面积开始面临效益不高的窘境。
该负责人同时还表示,尽管有难度,但蚕桑产业是全区近年来富民强区的一块金字招牌,成绩来之不易。在2017年,全区将继续抓好蚕桑产业建设,做到以质量促效益,以效益促发展,新栽桑1万亩,稳定高产桑园面积5万亩,力争实现蚕茧产量4万担以上。(记者 谭登帆)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