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重庆市某单位到黔江区阿蓬江镇初级中学进行挂钩帮扶,在捐资助学仪式上,该校学生为迎接爱心人士到来,在现场表演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帅氏莽号。
据了解,阿蓬江镇加强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帅氏莽号的传承与保护,专门在学校成立“非遗”传承基地,至今已培养多名合格的莽号吹奏能手。
近年来,黔江区积极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把民间音乐、舞蹈、民族常识、民风民俗、民间工艺成功引入课堂,将民族常识校本教材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推进了民族文化与教育的相互融合,取得成效。
据悉,职教中心成功创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溪号子”传承基地。旅游学院、阿蓬江中学、民族小学,分别成功创建黔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河古戏”、“帅氏莽号”、“向氏武术”传承基地。截至目前,建成“非遗”传承基地校32所、特色民族文化学校9所、体育艺术特色学校5所。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旅游工艺品设计制作(西兰卡普、木雕)》被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三部委确定为“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区职教中心苗族舞蹈《银色山脊》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开发《后坝山歌》《竹铃操》等民族文化校本课程26门,编创《土家摆手操》《云上太阳》等精品民族文化节目20余个。新华小学土家花样跳绳队多次在全国大赛获奖。重庆旅游职业学院被国家授予全国“木球、陀螺、蹴球”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并承办了2016年“民体杯”全国陀螺赛。(记者 罗跃)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