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余胜)近日,笔者从区商务局获悉,黔江区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开拓创新、加压奋进,通过提振消费、打造商圈、建设专业市场、发展电子商务等措施,全面推进商贸流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商贸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消费总量实现持续增长。全区实现社零总额92.2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81.1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住宿餐饮业营业额14.8亿元,同比增长19%。
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向好。黔江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工建设;全年(至年前11月底)实现进出口总额2551.79万美元,同比增长369.57%,其中,出口2470.39万美元,同比增长354.59%。
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夯实。成功申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创建,新增电子商务小微企业600余家,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1.44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购进15.3亿元,同比增长14%;卖出6.14亿元,同比增长21%。
商业品牌更加丰富。新引进了京东、阿里巴巴、猪八戒网、吉之汇、宝妈时光、阿玛尼(意大利)、捷恩尼纳(台湾)等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10余个。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武陵山商贸批发城(一期)、渝东南林业市场、渝东南冷链物流中心、鑫众磊国际建材城、渝东南工程机械交易市场等项目竣工投用,全区已建成专业市场累计达50万平方米;渝东南会展中心(红星美凯龙)主体工程封顶,武陵山城市生活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武陵山现代粮食物流中心、渝东南军粮储备中心等项目实现开工建设。
星级农家乐实现乡镇全覆盖。根据各乡镇街道地域差异和文化特色,新培育星级农家乐74家,全区星级农家乐达到100家,准星级农家乐339家,成为农村消费的重要支撑。
行业管理卓有成效。按照国市标准分别建成了城北综合农贸市场和石城菜市场,有效解决了游摊游贩以路为市和北门赶集市场、汽车南站与菜市场混杂等历史难题;完成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清理整顿工作,规范备案登记69家,老城区所有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在新城(黄山坝)实现集中经营。
商贸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新增限上企业13家,新开各类超市近20家,新增特色餐饮80余家,各专业市场入驻商家近100家;淘宝店铺、微商店等电商市场主体总量达2812家。
争资立项成效显著。争取到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专项资金2000万元,军供专项资金3300万元,国家物流专项资金920万元,市级外贸切块资金和出口信保资金90余万元。
粮食安全生产保障有力。现有储粮仓容25000吨,市级储备粮库存13216吨,全部实现规范化储粮,机械通风率达100%;全年完成库存轮换2001吨,新增市级储粮入库5200吨,储粮保管“四无”(无虫害,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比例100%,实现粮食安全“零事故”。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