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创国卫一场空前的全民大合唱

2017-01-24 14:33:47  来源:黔江社会经济  作者:SystemMaster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黔江城区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温暖的氛围。此时的三岔河片区更是引人注目,寓意龙凤呈祥的新春灯饰华美大气,河水倒映着两岸楼宇似真似幻,干净整洁的人行步道上,行人悠闲地散着步。

    “黔江这一年变化太大了,好多地方都变了样,我们都快认不出来了。”1月15日,外出务工回家的张永斌老早就来到河堤散步,他惊喜地发现,清爽的城市客厅、与众不同的灯饰让人提前感受到了新年的气息。张先生说,现在黔江的环境卫生得到大改善,这让久未回家的他感到些许“陌生”。

    自“两城同创”工作开展以来,黔江的大街小巷每天都有新的改观,一个市容整洁、秩序井然的宜居城市正慢慢凸显。

    全民动员 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自黔江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区和全国文明城区工作、吹响黔江“两城同创”号角以来,一场空前的全民大动员就此拉开序幕。

    全区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开展“两城同创”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其中,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创卫宣传进村社、进行业、进楼院、进家庭、进公共场所、进交通工具,实现宣传对象和领域全覆盖。印发了《创卫倡议书》、《创卫小知识》等宣传资料10万余份,依托报纸、电视、网站、QQ群、微信群、电话铃声等载体进行无缝隙宣传创卫工作。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卫志愿者服务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支持创卫的积极性,进一步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两城同创’工作确实搞得好,现在走到哪里都是干净的,特别是菜市场是变化最明显的,我们都要参与进来,要长期坚持下去,大家一起保持好环境的整洁。”在城南街道沙坝社区市民学校里,66岁的何祖云老人刚听完宣讲就忙着引导邻居参与创卫工作。他说,环境变好了,每天的心情都不一样了。

    “两城同创”创建内容纷繁复杂,创建标准极其严苛,创建过程漫长。为实现目标,黔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推进创建工作。在动员工作中更是逐一解释,挨家劝导 ,让每一位市民都真正感受到这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全民参与 让每一份力都汇聚“两城同创”

    行为的转变,关键在思想的牵引。自活动开展以来,黔江区多角度、全方位深入细致地开展“两城同创”宣传,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无论是规范化管理的小区,还是曾经的“弃管小区”,都能看到市民主动参与到“两城同创”工作中来。

    城东街道选出了96名群众义务监督员,这些义务监督员每天或分成小组或单独负责一条巷道,对临街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行为进行制止,负责对清洁人员卫生清扫到位情况、垃圾箱清理情况、垃圾清运情况进行监督,监督居民户的“门前四包”落实情况。通过他们做表率,广泛宣传,让更多群众逐渐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我们在每个街巷选出1名义务监督员,他们既熟悉路线又晓得哪里卫生比较差,通过他们走街串巷的宣传,用群众监督群众的方式,不仅使环境卫生变得更好,而且让更多人参与到‘两城同创’工作中来,增强了参与意识,真正做到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城东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向勇说,义务监督队的成立让更多市民自觉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从最初的“被动”变为了“主动”。

    义务监督队的成立,是黔江人民主动参与创卫工作的一个缩影。单位职工、环卫工人、退休干部、学校师生……每一个群体都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创卫工作中来,用行动助推“两城同创”,为黔江的发展添砖加瓦。这样的积极,让黔城发生了明显变化,也让每一份力都见到了成效。

大学生志愿者

    全民支持 为“两城同创”添砖加瓦

    随着“两城同创”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黔江的变化,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创建工作。83岁的退休老干部蒋大荣,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黔江城区的文明与进步,一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余热。

    创卫最初,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城区何处需要整治,蒋老每天在城区来回奔波走访。连续数日,蒋老走访发现数条城区小广告,并把这些情况进行汇总后,写了一封信亲自送到区委区政府,得到了区领导的高度重视。蒋老一边给业主送“两城同创”宣传册,一边向市民讲解相关知识,鼓励市民当好宣传员、监督员、示范员、战斗员,管好自己的“腿、嘴、手、门”,人人争做文明市民。

    “现在横穿马路的少了,乱扔乱丢垃圾的少了。在公交车上,我亲眼看见,很多小学生都晓得主动让座给老人了,讲文明、讲礼貌、敬老尊幼在黔江已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生活常态,这说明我们的‘两城同创’是很有意义的,生活在这样一座城市里,是特别美好的事。”蒋老说,黔江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呵护好它,都应该积极支持“两城同创”工作,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自“两城同创”工作开展以来,在黔江,诸如此类的正能量事件随处可见,干群同心,共创共建成效明显。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区级相关部门、街道镇乡的宣传、管理到位,齐抓共管,城市、村镇环境大变样;在群众支持方面,广大市民自觉落实好“门前四包”责任,自觉维护环境,为“两城同创”添砖加瓦,巩固创建成果。

下坝菜市场新貌

    全民共享 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

    通过“两城同创”活动系列整治工作和项目建设,新老城区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城市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效消除,常态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街面整洁、立面清爽、地下通畅、空气清新”总体要求基本实现,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品质进一步提升。

    河堤上的流动摊贩减少了,新华大道两沿街的占道广告牌不见了,改造过后的老旧小区也换了新颜……自“两城同创”工作开展以来,黔江的大街小巷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城市品质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一个宜居宜游的新黔江正在慢慢形成。

    “‘两城同创’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境变好了,出行方便了,健身也有了地方,别提大家多开心了。”市民杨树坤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黔江人都应该把好习惯坚持下去,保持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果。

    现如今,提到“两城同创”,很多黔江人都不约而同地发出感叹,确实现在黔江不仅卫生环境好了,就是连广大市民的文明程度也有很大提高,不文明现象已经越来越少。通过开展“两城同创”,已让广大黔江市民深刻感受到,这不仅是推进美好黔江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综合提升工程,造福于民、惠及百姓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更是推进黔江在更高层次上全面发展、全面提升的一次重大历史机遇。

(记者 王巧西 文/图)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