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黔江脱贫攻坚创新做法国市肯定

2016-12-26 11:00:48  来源:黔江社会经济  作者:SystemMaster

中塘乡迎新村兜底户向永杰养殖山羊脱贫。

(记者 罗跃 文/图)12月22日,记者获悉,黔江区在脱贫攻坚推进中,积极探索实践扶贫新模式、工作新方法,总结提炼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其中建立扶贫济困医疗救助机制、建立“五分工作法”推进扶贫小额贷款、坚持“四个统筹”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建立扶贫资金“大数据”信息司法监管机制等4项做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市级的充分肯定。

建立扶贫济困医疗救助机制

针对贫困户因病致贫占42%的情况和因病返贫对象难救助、慢病门诊难报销等疑难问题,深入调研,找准问题实质,仔细研究对策。2015年建立了400万元扶贫济困医疗救助基金,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住院治疗自负费用在1000元以上的(医保目录内金额)实行70~90%不等的分段救助。2016年在原有政策上进一步完善:一是扩大了救助范围。将救助对象扩大到农村居民当年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二是调整了报销门槛。由2015年1000元/次调整为1000元/年。三是对患长期慢病致贫家庭进行特殊救助。对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因患慢病必须长期进行门诊治疗,全年发生额超过3000元以上的部分按50%的比例报销,全年封顶线为1万元。四是对贫困人口住院费自负30%(目录外)以内进行特殊救助,最高救助金为5万元。现全区已支付救助费用230.21万元,惠及贫困群众1280人。

建立“五分工作法”

推进扶贫小额贷款

通过“目标任务分级核定、政策业务分层夯实、贷款品种分类到户、贷款风险分别承担、督查考核分线逗硬”的“五分工作法”,强力推进“产业租赁”、“以羊还贷”等产业扶贫模式,提高了贫困户运用金融资源增收能力。全区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580万元,按照1:10的比例放大为5800万元作为信用贷款额度和年度目标任务,经过半年实践,2016年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3613.47万元,惠及贫困户980户。此项工作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认可,并在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扶贫信息》刊物上印发。

坚持“四个统筹”

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资源整合、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在统筹搬迁对象、统筹规划安置、统筹产业发展和统筹工作力量上不断探索,因地制宜、大力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2013-2016年,累计投入资金5.9993亿元,搬迁14284户49993人,其中贫困人口7712户26993人。建立集中安置点88个。对552户1827人深度贫困户实施兜底搬迁,深度贫困户不花一分钱实现搬迁梦。

建立扶贫资金“大数据”

信息司法监管机制

为了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有效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由区扶贫办、区检察院联合建立了扶贫“大数据”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建立惠农扶贫数据库信息共享系统,将全区涉农等部门扶贫项目全部录入信息共享平台,区检察机关通过对扶贫项目数据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不良现象或违纪违规问题,有效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提高震慑力。目前,我们充分发挥“大数据”对比、分析和预警功能,实现了对全区8.59亿扶贫资金的动态管理,有力保障了惠农扶贫政策有效落实。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