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黔江区制定普法宣传社会全覆盖规划

2016-10-31 11:19:35  来源:黔江社会经济  作者:SystemMaster

黔江区通过深入扎实的法治宣传教育,使全民法治观念和全体党员党章党规意识明显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全区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形成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环境,实现普法宣传社会全覆盖。

加强领导干部法治宣传教育

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建立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长效机制,加大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力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区委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课程,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入职培训、晋职培训的必训内容,健全新提任领导干部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和年度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制度,推动考试与旁听法庭审判相结合,有序组织相关领导干部旁听有关职务犯罪案件、行政诉讼案件的法庭审判。全面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规定,加强监督,定期通报有关情况。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重大决策责任倒查机制和终身追究制度,落实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建立司法建议回复制度,建立党政主要负责人述职述廉述法“三位一体”制度。加强反面警示教育,及时通报有关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推行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在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设立公职律师,企业设立公司律师,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法治思维能力。

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坚持法治教育从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全区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确保教学计划、师资、课时、经费落实,把法治教育列入高校非法学专业和职业学校一年级必修课程,保证学时和学分。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全面配备法治副校长(辅导员),每名法治副校长(辅导员)每学期上法治课1次以上,每年参加法治教育业务培训1次以上;利用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社会闲散青少年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格局,引导法律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在学校、社区等设立青少年法律服务站,把区看守所作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推进“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零犯罪学校”“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把开展“三创”活动作为深入推进“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的重要举措。

加强行业部门法治宣传教育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积极推动点单式、订制式普法,按需安排好各自侧重群体的普法活动,进一步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企业经管人员法治教育,保证每年集中学法时间不少于40小时。以现有园区为平台,组织开展“法律进园区”活动。以各级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为平台,开设职工法律大讲坛。加强农(居)民法治教育。以“农民工法治大培训”“农(居)民法律学校”“法律进村入户”“法治楼宇”创建活动等为载体,通过法治院坝会、法律下乡等形式,开展城乡统筹、征地拆迁、土地承包、家庭赡养、涉农产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基层群众依法维权、依法表达诉求的意识和能力。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工作场所、城市商圈、交通运输场所、建筑工地等建立固定法治宣传阵地,开展经常性法治教育。坚持普法与服务相结合,进一步深化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开设社区“法律诊所”,不断提高普法工作的实效。(通讯员 龚涛)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