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城乡学生能够享受到同等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战略任务,也是重要的教育民生需求,是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三个差距的重要基础,其基本目标是: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消除“大班额”现象。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有13项指标,特别是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达到规定要求。到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城乡、区域差距。《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国发[2012]48号)要求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缩小校际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截至目前,全国有1302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重庆市推进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概况
早在2011年,重庆市率先在全国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以此推动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2年,重庆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见》。同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督导评估办法》,构建了“基本办学条件+政府推进工作+校际均衡状况+满意度测评”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型和指标体系。截至目前,重庆市已有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等15个区县通过国家督导认定,2016年底,黔江区、梁平县等11个区县将接受国家督导认定,另外的14个区县将于2017年接受国家督导认定。
黔江区推进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情况
近几年,黔江区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科学定位,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师资配置不断优化,办学特色更加凸显,育人质量明显提升,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和保障服务,努力实现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逐年提高。2015年11月,重庆市政府委派专家组采取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黔江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工作进行了综合督导,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指出了黔江区部分义务教育学校存在着部分学校班额不符合要求、设备使用率不高等问题。2016年,黔江区将接受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督导认定。为此,黔江区积极作为,在强力推进问题整改的同时,认真开展查漏补缺,扎实推进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相关工作,全力做好了迎接国家督导认定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将持续加力,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改革创新,提升育人质量,落实民生需求,早日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