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脱贫攻坚,中塘乡兴泉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峰对全村建卡贫困户的情况如数家珍:“6组满延平,因学因病致贫,发展蔬菜、烤烟产业脱贫;4组向浩学因病致贫,在猕猴桃园区务工,流转6亩土地,又反包12亩猕猴桃管理,顺利脱贫;9组向银安,因病致贫,居住环境差,享受高山生态移民搬迁政策……”
在黔江,贫困村党支部书记熟知脱贫攻坚工作并不是个例。为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近年来,全区把基层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通过筑牢基层党组织堡垒,创新工作举措,强化党建引领,为脱贫攻坚打下最坚实的组织领导基础,加速脱贫攻坚冲刺。
支部引领
提升党建扶贫“支撑力”
最近一段时间,中塘乡兴泉村6组村民满延平在自家蔬菜地里忙个不停,越忙越高兴。“今年的蔬菜长势不错,价钱也还可以。”满延平说,就在一年前,他还靠种点烤烟维持生计,妻子又体弱多病,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在区脱贫工作队及村里党支部的帮助下,去年,他种植烤烟30亩,又种植了5亩蔬菜,家里的收入翻了几番,成功摘掉贫困户“帽子”。
“以往村里有6名干部,要技术技术不精、要资金资金不够、要项目项目不来……”李建峰感慨道,“现在区上支持、项目倾斜、干部帮扶,我们可以挺起腰杆说‘要想富,找支部’!”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为解决李建峰口中的“三不”难题,黔江区抽调65名区级部门实职党员领导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明确建好班子队伍、理清发展思路、培育特色产业、提升治理水平等重点任务,要求不完成不销号、不脱贫不脱钩。并全覆盖选派了65名大学生村官,选派218个农村本土人才到村(社区)挂职,充分发挥人才在强组织、促发展中的作用。
为强化扶贫队伍建设,将65个贫困村党组织全部纳入后进整顿转化,明确73个区级部门、65个先进支部“点对点”帮扶帮带,抽调260名优秀后备干部组建65支驻村工作队,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和党员干部能力特长,采取“一帮一”或“一帮几”的方式,对所有贫困户实行结对帮扶。还分期分批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和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全覆盖培训,提升支部脱贫攻坚实力。
依靠支部引领,兴泉村基础设施完善了,项目投资引来了,和满延平一样,不少人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看着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不少老党员高兴地表示:“这一届班子干了不少实事!”
截至去年,全区通过实施建强队伍、提升实力、激发贫困村“支部引领”作用,推进党建扶贫提供“支撑力”,成功帮助30个贫困村,5297户,19964人脱贫摘帽。
党员示范
提升党建扶贫“战斗力”
“以前是给他们做思想工作要他们发展产业,现在是他们主动要去做。”据李建峰介绍,兴泉村是新一轮整村脱贫村,幅员面积17.9平方公里,农户1300户4457人,其中建卡贫困户143户525人,耕地9500多亩。以前产业单一、规模小,老百姓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差。自全区启动脱贫工作以来,扶贫工作队为他们带来了产业还带来了技术,带动他们大规模发展脆红李和蔬菜,但村民只观望不行动,不得已,党员干部带头种植。
李世成是兴泉村的一名老党员,他率先站出来栽植了6亩脆红李,去年一年光脆红李就卖了6万元。附近的贫困户看见他产业发展火热,也开始跟着干。每当有贫困户问起栽植脆红李的经验,李世成都会手把手指导。尤其是需要劳力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招呼贫困户。
李建峰告诉记者,兴泉村像李世成一样的党员一共77名,近年来,该村通过党员的示范引领,流转了6000亩土地给猕猴桃产业园,还发展了500多亩脆红李,300多亩蔬菜。通过特色产业的带动,该村从贫困村变成名副其实了产业村,变成了现代农业园区。
兴泉村仅是黔江区党员带领贫困户脱贫的一个缩影,为不漏掉每一位贫困户,全区首先从加强村支两委班子队伍着手,通过筑牢基层领导班子,激发基层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发展产业的示范能力,同时通过召开党员群众院坝会、党员入户调查走访、党员贫困户谈心等形式,激活贫困户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的信心和勇气。
全区还将建立上下联系、联通、联动的三级服务体系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关键,规范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建强扶贫阵地,推广应用群工系统建设上下联动服务,强化基层工作保障,做到了基层干部服务群众,助推精准扶贫有激情、有信心、有资源、有手段,工作活力被有效调动。
奖惩分明
激发党员干部“新活力”
“脱贫攻坚要用好‘外力’,更要激发‘内力’。”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建强队伍的同时,黔江区健全了责任机制,通过年初与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签订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书、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与各乡镇街道签订脱贫责任书的方式,始终不断强化基层党建“书记抓、抓书记”的主责意识。
另还坚持以明察、暗访双重方式一季一督查,及时通报整改,持续传导责任压力。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以精准扶贫业绩看党建工作成效,凭精准扶贫业绩选拔使用干部的机制,让驻村攻坚真正做“实”。
目前,全区因扶贫工作推进有力,提拔使用了4名干部;因工作推进不力,免去1名党委书记职务,另有8名领导干部被诫勉谈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黔江区还进一步加大了对优秀扶贫干部和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表彰宣传力度,表彰了100名优秀共产党员、5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49个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其中包含扶贫攻坚中表现突出的30余名党员干部和24个已脱贫的村(社区)党组织,激励了先进,树立了典型,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扶贫攻坚的热情。
俗话说“群众要致富,全靠党支部”,这充分说明了老百姓对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充分信任和热切的期盼,同时也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到2016年底实现6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11692户44299人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的扶贫攻坚目标,我们有理由坚信黔江区将持续发挥党建这个火车头的作用,引领全区可持续脱贫。(记者 李丹 文/图)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