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教育扶贫”解贫困户后顾之忧

2016-09-19 11:13:12  来源:黔江社会经济  作者:SystemMaster

这段时间,连日来的晴朗天气,让黔江区太极乡李子村的贫困户周方梅一家特别高兴。因为好天气,总算让已抢收回家的几千斤稻谷,顺利晒干入仓。“莫小看这几千斤稻谷,这是我们一家几口人一年的口粮。农村有句俗话,家里有粮,心中不慌。没有多的钱,还可以暂时克服。要是没有粮食,一个家就要乱套了……”站在自家院坝边,一脸病态的周方梅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路,一边向记者介绍,往事一幕幕浮现……

拿到补贴的日子成了丈夫忌日

自我结婚以来,没有过个几天好日子。可以说,我们屋头因为贫困,主要就是一家人大多有病造成的。丈夫罗兵平时看起是个好人,其实也是个“病秧子”。公公是个残疾人,重活根本干不了。而婆婆更是身患多种疾病,长年药不离身,好在她自己有点养老保险,能够勉强度日。

因为疾病,让周方梅的老公不能外出务工挣钱,只能在附近打短工贴补家用。多年来的贫困状况,让周方梅家的居住环境很糟糕。为了让她们家能及时走出贫困,李子村委会将周方梅家列入危房改造范围。

2015年9月的一个日子,周方梅的丈夫罗兵在乡里领到了危房改造款,当他兴冲冲地拿着钱往家赶,一场车祸夺去了罗兵的生命。万般无奈之下,这笔危房改造款变成了罗兵的安葬费。拿到危房改造款的这天,也成了罗兵的忌日。在4个月之后的2016年2月,罗兵的父亲在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惨后,也因过度伤心撒手而去……

区委书记亲自过问家庭现状

丈夫和公公先后去世,家里失去了顶梁柱。那段时间,我整个人都是恍惚的,简直欲哭无泪。家中就只剩下多病的婆婆和两个正在读小学的儿女。儿女年龄尚幼,婆婆又有冠心病、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没有了固定收入的家庭顿时入不敷出,生活十分艰难。当时,因为家里缺乏主劳力,连猪圈都是千疮百孔,雨下大了猪都要淋雨。

2016年3月份,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区上余书记竟然亲自到我家里来看望我们一家人,多方鼓励我们一家人,坚强面对生活,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余书记说的那些安慰、鼓励以及承诺,让我和婆婆当场落泪。临行之际,余书记多次叮嘱乡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尽快落实救助政策,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我们一家人走出困境。

教育扶贫先行 就业帮扶跟进

经过落实,如今,我家已开始逐步走出困境。我们家虽然贫困,但两个孩子读书一直很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的大孩子已顺利在民族中学就读,书学费、生活费全免。我小的一个孩子,也在学校得到了照顾。孩子是我们这个贫困之家的希望,两个孩子的读书问题是大事,解决了这个难题我就可以专心发展生产。

同时,在区委余书记的亲自过问下,指定相关帮扶部门和单位,对我们一家的居住情况进行了改建。现在的情况,对比以往的住房条件,已经大大得到了改善。

“通过实施‘教育扶贫’,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而‘精准资助’则让贫困户子女不仅上得起学,而且还享受到了免费上学,让一家人看到了未来生活的希望。”太极乡李子村党支部书记孙文春说。

目前,趁这段时间天气好,我要抓紧修建新房,尽快完成扫尾工作,争取早日搬进新家。对我们家如何脱贫,除了对我们实施教育扶贫外,村里干部已经多次联系我,要我尽快到村里从事环卫工作,每年有五六千元的收入。同时,由于村里各种企业多,村委会出面协调,让我平时还可以在附近企业务工。这样杂七杂八的算下来,每年我家收入已有上万元,能顺利实现脱贫,生活一天天会越变越好。

(记者 谭登帆 )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