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黔江区立足“调结构、降成本、补短板、促稳定”,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扎实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国际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先行区建设。
调结构。着力优化畜牧业内部产能结构。建无抗优质生猪基地。全力做好产业规划、技术指导、可追溯体系建设、“三品一标”认定认证等工作,全力推进50万头无抗优质生猪基地建设。建优质草食牲畜基地,采取舍饲、秸秆青贮、优质牧草种植相结合的养殖模式,抓品种改良技术推广。建优质土蛋(肉)鸡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确保家禽产业稳步发展。四是建特色畜牧业基地。瞄准市场建基地,积极引导豪猪、七彩山鸡、绿壳蛋鸡、蜜蜂、黔江黑猪等特色养殖,突出“土、特、原生态”,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大力发展观光畜牧业。计划全年出栏生猪86万头、出栏肉牛4.1万头、山羊2.5万只、出栏家禽110万羽。
降成本。着力提高生产效率。突出生猪产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引导现有规模猪场改造升级,实施圈舍标准化改造,安装现代养殖设施,提高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继续深化与畜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抓好市畜科院黔江分院建设,夯实产业技术支撑平台。加强良种繁育推广、疫病综合防控、节本增效、粪污治理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畜牧养殖科技水平和科技贡献率,提高生产效率。
补短板。着力促进养殖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加快养殖污染治理。继续推行种(植)养(殖)结合、设施治理、有机肥利用等粪污治理方式,着力推广“三改两分一净化”综合治污技术,促进畜禽污染排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建立畜禽粪污治理示范基地。抓好品牌培育。大力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开展无公害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畜产品和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积极培育畜产品知名品牌,力争在“三品一标”认证、知名品牌培育上取得新突破,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促稳定。着力解决养殖业供给失衡问题。持续推进畜牧产业化建设。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培植大龙头,带动大产业,加快产加销一体化建设,推进畜产品加工、销售与畜牧产业同步发展。建立完善适应市场机制的扶持政策体系,全面实施政策性畜禽养殖保险制度,建立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的机制,形成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保护机制。进一步加强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打造动物防疫监管示范区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区,确保辖区内清洁无疫,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供给体系安全有效。(通讯员 邓建飞)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