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谭登帆)近日,黔江区金溪镇清水村一贫困村民向记者介绍,清水村72户贫困家庭192人中,因病残致贫困的有61人,占贫困总人数的32%。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雪中送炭,及时伸出援手。
据了解,去年来,黔江区对临时救助对象、标准、程序以及监管措施进行了规范和完善,全年实施临时救助4253户(次),拨付资金830万元,户均救助金额达到了1951.2元。
完善临时救助制度
为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的功能,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根据市上指示精神,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目前,黔江区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使临时救助制度和体系建设更加规范。
据介绍,完善后的临时救助申请方式,分家庭申请和个人申请。家庭申请就是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造成重大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难以维持的家庭;因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过重,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难以维持的家庭;因家庭成员身患疾病维持基本医疗、接受非义务教育等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难以维持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
个人申请就是因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突发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难,其法定赡养、抚养或扶养人因不可抗拒因素无法履行赡养、抚养或扶养义务,暂时无法得到家庭支持,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个人。
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需要开展紧急转移安置或基本生活救助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属于疾病应急救助范围的,按照重庆市疾病应急救助实施意见执行。
救急不救穷
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临时救助是国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者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临时救助制度是以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问题为目标,坚持应救尽救、及时施救,公开公正、政策透明,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政府救助、社会帮扶、家庭自救相结合的原则。
这位负责人说,临时救助说白了,就是救急不救穷。临时救助着眼于解决救助对象基本生活困难、保障基本生活权益,是在扣除各类赔偿补偿、保险支付、医疗救助、社会救助和社会帮扶等因素后,合理确定具体救助标准。原则上同一家庭(或个人)以同一事由只能享受一次临时救助,申请救助时间应在困难发生3个月内(特殊情况不超过半年),享受临时救助金总额不超过10000元。
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困难家庭,因遭遇矿难、交通事故等突发性意外事件,造成重大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但可以获得相关赔偿(补偿),在获得各种赔偿、保险、救助等资金的基础上,个人负担仍然较重,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难以维持的家庭,可申请相当于3个月家庭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临时救助金。
因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住院治疗,在扣除各种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报销部分和其他社会帮困救助资金后(以下简称自付医疗费),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过重,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难以维持的家庭,根据家庭情况和自付医疗费额度实行分类救助。
编辑:豆豆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