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黔江传统农业跳起“现代舞”

2015-05-08 16:46:26  来源:黔江政府网  作者:SystemMaster
产业培育初见成效 创新模式群众受益


“经过多年来的打造,仰头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土地整治规范,沟渠交错,道路纵横,自动喷淋系统已开始发挥作用。目前,园区产品以优质猕猴桃为主,杨梅、枇杷、脆红李等高端特色水果为辅,一个具有浓郁山地特色的高端特色水果基地已初具规模。”日前,黔江区中塘乡政府工作人员李显华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自2014年以来,黔江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投资2亿多元,实施项目60多个。全区围绕山地特色产业、培育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拓展农业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下功夫,已探索出具有渝东南民族地区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生态化、居住社区化的发展路子。

产业培育初见成效

去年来,黔江区启动实施产业项目20多个,完成投资1亿多元。仅仰头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就已累计发展猕猴桃种植面积7000亩,园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产、加、销一条龙,农民可实现就近务工。

“每到春夏之际,到小南海旅游的客人大多要顺便来园区参观,我们这里的脆红李及其它农产品不用运上街,在路边就卖完了。”当地村民李世成说,他将原来耕种庄稼的5亩土地流转给园区,留下5亩脆红李自己管理,脆红李收入逐年翻番。

全区像李世成这样,因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而尝到增收甜头的还有很多。截至目前,全区除培育出烤烟、生猪、蚕桑、辣椒等支柱产业外,还培育出猕猴桃、脆红李、枇杷、蓝莓、百合、草莓等多个产业,拓宽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渠道。

创新模式群众受益 黔江区自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来,始终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行。

沙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发展模式,推行企业反哺,零租金出让土地。前期企业将已从农户手中流转的土地栽植猕猴桃,在猕猴桃未投产的前3年,零租金返租给附近农户,对上千亩猕猴桃地实行划片承包,联合多户散户共同种植,做到品种、规划、销售“三统一”。

推行效益分红,稳定农户效益。猕猴桃投产后,农户不再继续管护,每亩猕猴桃地实现一定效益后,公司按土地股份给农户分红,促进农户持续增收,巩固农户增收成果。

实行企业建基础,资源与农民共享。比如四季观光园,基础设施由企业出资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市民游玩,到当地农民家休闲就餐,促农增收。

现代农业成果丰硕

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区在现代农业的品牌建设上,已取得丰硕成果。“小南海”、“奇唯它”猕猴桃商标已取得,并获得市名牌产品。“传索”百合商标注册也已完成,且已取得1200亩“传索”食用百合供港基地备案认证和1200亩“传索”百合原产地认证及有机转换产品认证,以及3000亩猕猴桃产品绿色认证。所有产品同步与市场对接,比如园区的“传索”百合与香港百佳超级市场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产品走向港澳台、东南亚及欧洲市场。(武陵都市报)

编辑:豆豆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