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朝政 实习生 付金艳)每天有大量的肉品从菜市场流向餐桌,这些肉食材料来自哪里、又经过哪些关卡?是否安全?这些是不少市民十分关心的问题。
近来,黔江区菜市场的快检室开展蔬菜、水果类农药残留检测,受到了老百姓的拍手称赞。为了保障“菜篮子”安全,黔江再次扩大检测范围,在城区农贸市场配备了兽药残留检测设备,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记者近日在水井湾菜市场快检室里面看见,试管、量杯、滴管、检测仪等设备一应俱全。
“只要把肉类标本放进‘白色盒子’里,然后输入一些指标,它就自动操作,结果数据大约1小时以后出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桌上的白色盒子其实是台智能电脑,操作起来简单方便,肉里面有没有兽药残留,它能鉴别出来。
据悉, 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黔江食药监分局投入12万余元给城区农贸市场配备了兽药残留检测设备,并对城区农贸市场所有快检人员12人就如何使用兽残检测设备,如何开展兽药残留检测工作进行专题培训,逐人实际操作。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3月以来正式在黔江城区菜市场启动兽药残留筛查。在各大农贸市场的醒目位置均设置了公示栏或LED显示屏,主要用于每天实时公布该市场对蔬菜、水果农药残、肉类食物的兽药残留快速检测结果公示,以便市民心中有数,能放心购买。
“检测全免费,过程透明,消费者可以监督检测全过程,发现兽药超标,一律严格按规定统一销毁并追溯,并将责令摊位及时下架。”食药监部门介绍,严把市场上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确保不合格食用农产品不上市;并对农贸市场快检人员开展快检开展业务指导,执法人员每天早上对快检人员开展检测情况进行督查。
就像其他商品有假冒伪劣的情况一样,兽药同样有假冒伪劣产品。为了保障源头安全,黔江区加大对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全程监管力度。
黔江区积极督促养殖场(户)实行休药期,规范用药用料,防止在养殖环节添加使用违禁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畜牧、农业等部门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兽药饲料等违法违规及违规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行为,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区畜牧兽医局还与市农委饲料兽药检测所共同开展养殖环节饲料投入品抽样,深入全区10余个畜禽养殖场调查抽样,共计采集饲料样品近40份作实验室检测,掌握全区养殖业投入品动态,从源头上防范畜禽养殖场违禁药物添加。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