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统筹城乡:让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012-04-28 10:49:53  作者:SystemMaster

》核心提示

2008年初,成都市在统筹城乡探索中启动了对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的确权颁证工作。

2007年我省启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点以来,已建立起1全国试验区、3个省级试点市、20个市级试点县的分类实施、梯度推进的试点工作体系。

相关新闻:

· 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力引擎

· 百姓账本的成绩单--大厂回族自治县统筹城乡发展调查

· 省政协举行《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报告会

· 玉林市召开纪念建党90周年理论研讨会

· 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本报记者 邹渠

20115月下旬,成都市首个统筹城乡陈列室在双流县兴隆镇瓦窑村落成。

瓦窑村各社群众代表和议事会成员是第一批参观者。统筹城乡让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瓦窑村人,我感到很自豪!一位村民感叹。

2007年以来,成都市抓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这个纽带,广泛深入地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土地承包长久不变

在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验中,瓦窑村走在前面。

20095月,瓦窑村一组54位农民以按手印的方式,决定他们手中的土地承包权由以前规定的30年不变改为长久不变,成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农村土地政策的最先践行者。如今,该决议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和当年安徽省小岗村18户农民的手印一样,瓦窑村村民的手印成为见证中国农村产权制度变迁的珍贵史料。

2008年初,成都市在统筹城乡探索中启动了对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的确权颁证工作。

瓦窑村作为成都市首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通过宣传动员、实测摸底、土地调整、确权颁证等程序,于20089月率先在双流县完成了确权颁证工作。因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的年限是2028年,很多农民担心承包期满后会重新调整土地。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瓦窑村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全面实测、做实确权的基础上,率先探索农村承包地经营权长久不变的改革试点。瓦窑村的改革迈出了城乡统筹的第一步,确保农民群众能获得对未来土地保值增值的收益。

瓦窑村充分运用产权制度改革成果,通过成立专合组织,发展草莓、枇杷等精品水果800亩,兴办现代农庄、家庭农场8家,探索成立瓦窑村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织农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引导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构建了大园区+小业主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模式。201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77元。

村里好事接连不断

2008422日,成都市首个农村产权确权颁证仪式在温江区寿安镇东岳社区举行。

随着统筹城乡发展的深入,东岳社区的农民群众的好事接连不断。

东岳社区三清路村道拓宽建设,给广大村民出行和花木销售带来便利;东岳村级医疗站建设,极大方便了当地群众看病就医。

东岳社区1368岁的孙朝惠,2008年购买了温江区的农村养老保险,如今养老保险金已经调整到了每月700多元,孙婆婆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

2010年,该镇农村医保社保参保率达98%;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

统筹城乡发展使古镇寿安面貌一新。

一条红色的自行车道,蜿蜒在茂密的绿色之中,旁边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使人心旷神怡。这就是寿安镇在打造具有古镇特色的川西文化名镇建设的绿道。

按照成都市打造现代田园城市的部署,2010年下半年,花木之乡寿安开始进行绿道建设。沿江安河畔绵延9公里。目前,已完成8.2公里绿道建设,并配备40辆自行车开始试运营。

绿道建设后,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引来了无数休闲游客。该镇群众的花木更有销路,乡村旅游业更加兴旺。如今该镇已引进新加坡悦榕庄等两个投资10亿元的旅游休闲大项目。2010年该镇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8亿元。

寿安在变。

据该镇人士介绍,2011年,坚持用城乡统筹的思路和办法,着力建设现代田园城镇、生态度假新区,努力形成路在花中、房在林中、水在雾中、人在景中、游在画中的新农村田园风貌。

该镇以长青村为试点,探索农村土地、房屋的自由流动和开发利用。鼓励农民以出租、互换、股份合作以及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推进农村房屋自由流转。

统筹城乡改革亮点纷呈

2007年我省启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点以来,已建立起1个全国试验区、3个省级试点市、20个市级试点县的分类实施、梯度推进的试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