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农村吸毒者调查:易被社会忽视 找工作受尽歧视

2012-04-27 17:05:47  作者:SystemMaster
在记者接触到的农村吸毒者中,每个人都进出戒毒所多次,虽然他们在戒毒所里可以两年不吸毒,但出来后不久很快就会又开始吸毒,然后再被抓进戒毒所,再放出,再吸毒,无限循环。

因为吸过毒,从戒毒所出来的他们并不被周围的社会所认同,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很想融入社会,做一个普通人,过正常人的生活,但在别人看来,他们的身上有永远洗不去的污点。

问题长期存在,社会往往对这群农村吸毒者熟视无睹,离开戒毒所后任其自生自灭。其实,戒毒不仅仅是戒毒所的事情,如何帮助他们建立回归正常生活的通道才是问题的关键。(节选)

戒毒者写给

妻子的情书

作者:宋平

亲爱的 请听我说

以前的我实在是做了太多的错

尽管 你已离开 我还是希望你能原谅我

亲爱的 请听我说

如今的我已经真正懂得

未来的路

还是需要你陪着我和孩子一起过!

亲爱的 请听我说

以前的我已经错过太多

如果一切可以从()

我会给你新的生活!

亲爱的 请听我说

现在的一切都是因你而做

所有的艰苦 我都可以挨()得过。

期盼以后所有的幸福都有着你和我

近段时间以来,一群来自粤西的农村吸毒者向南方日报报料,反映他们的生活极其艰难,已经走投无路,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帮助他们真正走上新生,而不是再进戒毒所。

南方日报记者近日走进吸毒犯的生活,与农村吸毒者零距离接触,调查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现状。

记者发现,他们在社会上被人遗忘,人人都见而避之,在哪里都被贴上坏人的标签,只要发生什么坏事,他们是最先被怀疑的对象。找工作被拒绝,上网时不时会有人来检查,日子过一天算一天。

当初,他们中的有些人只是一时兴起,有些人是受人引诱,还有部分人完全就不知道毒品是什么东西,他们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走上了吸毒的道路,他们是受人唾弃的农村吸毒犯

走上不归路

最严重的时候,他瘦到只有78斤。因为吸毒过量,他经常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有时我自己都以为自己死了

今年42岁的李元升家住高州石鼓镇,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曾是镇上有名的大哥,用他身边朋友的话来说,李元升抖一抖,石鼓镇就要震三震

1992年,镇上的年轻人开始兴起吸食海洛因,作为大哥的李元升自然也免不了被拉入伙。他向记者回忆,那会儿我们一边赌钱,一边吸毒,根本就没把它当回事,从来也没意识到有这么大的危害。在他们看来,吸毒是一种时尚,根本没人懂得毒品的危害。

最严重的时候,他瘦到只有78斤。因为吸毒过量,他经常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有时我自己都以为自己死了

1999年,从李元升第一次被抓进戒毒所开始,他有一半的时间是在戒毒所度过的,直到今年812日,他才第五次从戒毒所出来。李元升说,现在镇上大概还有二三十个吸毒者,而原来常在一起吸毒的朋友圈子里,有四五个已经死了。

同在石鼓镇的张志强以前是发廊老板,因为他乐观开朗,喜欢交朋友,所以生意也一天比一天红火,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但就是他那渐鼓的腰包,招来了让他后悔一辈子的祸害。因为看到他比较有钱,一些从珠三角打工回来的吸毒者就把他当成目标,慢慢接近他,在尝试了第一次吸毒后,他就成为吸毒者的金主一天花几百乃至几千块都很正常,我经常一个人请几十个人吸毒,他向记者这样描述当年的情景。

据张志强自己说,他一共去了戒毒所三四次,但李元升告诉记者:他至少都进去六七次了,和我一样,都是镇上出名的老白粉仔。等他去年春节从戒毒所出来时,他的父母都已去世一年多。

35岁的赖俊已经有15年的吸毒史了,刚从戒毒所出来不到一个月。目前还在吸食冰毒。

20岁那年,一个朋友给了他一些毒品,他说: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别人说好玩,我就跟着一起吸了。从此以后,他就再也没离开过毒品,有一次,为了向家里人要钱吸毒,当着父亲的面,他砍掉了自己左手的小指。

因为吸毒,他身体也逐渐垮掉,才35岁的他,现在视力和听力已经很不行了,和记者聊天,有时候记者一句话要重复好几遍,他才听得清。他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就死了,或许死了还好过些。

他也多次被抓去强制戒毒,反反复复折腾了五六次,在戒毒所里待了7年后,他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

因为长年吸毒或者待在戒毒所,很多吸毒者的家庭早已支离破碎,上不能为父母尽孝道,下不能教育好孩子,自己也留不住另一半。

今年8月初,家住高州市石仔岭街道的宋平第二次从戒毒所里走出来,然而他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妻子要求他去离婚的电话。妻子在他进戒毒所前就已经离开家,留下两个还在读幼儿园的孩子给他父母。

躲不掉的轮回

在强压的生活下,很多吸毒者躲不过如宿命般的轮回,一次次从戒毒所出来,再一次次进去

在记者接触到的吸毒者里,每个人都进出戒毒所很多次,虽然他们在戒毒所里可以两年不吸毒,但出来后不久很快就会复吸,然后再被抓进戒毒所,再放出来,再吸毒,如此循环下去。

横亘在吸毒者戒毒面前的难题并不在生理上,而是在心理上,仅靠药物治疗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据吸毒者介绍,进入戒毒所后,关几天就没事了,并不需要吃什么药,因为在里面根本拿不到毒品,所以也就没有那个念头。

宋平告诉记者:只要不是在戒毒所,关在哪里都没用,因为心里总是会想着法子逃出去,出去就有毒品。他曾经因为吸毒而被父母锁在房间里,他硬是徒手将铁窗撬开,跑出去找毒品。

赖俊也对记者说过,只要一进戒毒所,自己的心就会突然安静下来,什么都不想。但一从戒毒所出来,就如野马脱缰,意识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有时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就去吸毒了。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这种心瘾的症结还是在于吸毒者周围的社会环境。

因为吸过毒,从戒毒所出来的他们并不被周围的社会所认同,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很想融入社会,做一个普通人,过正常人的生活,但在别人看来,他们的身上有永远洗不去的污点。

赖俊向记者坦言,最初,他也曾待在家里,有时也会找邻居聊聊天,但是邻居对他另眼相看,话语间总带着不屑,时间久了他也不去找邻居了,我也想过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他们都躲着我,不愿意和我说话,次数多了,我也不去自讨没趣了。

对于被人歧视的这一点,张志强也深有体会:在社会上的那些人看来,我们都是人渣,都是垃圾,都是没用的人,经历得多了,我也就看淡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