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潼南:孜孜不倦育才,矢志不渝领跑

2015-08-27 14:38:02  来源:潼南县教委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砥砺操守,甘于奉献教育事业。”——这就是潼南县第二实验小学高级教师刘英的格言。1983 年7月参加工作,30余年来,她主要从事语文学科教学,是学生、家长眼中的好老师。2000年走上管理岗位,她先后担任学校教导副主任、主任、副校长,2011年8月退居二线,至今仍辛勤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同时肩负着片区小学语文特约教研员的重任。
冬去春来三十余载,几多汗水,几多欢乐,荣誉为她作证:市百万女职工素质达标“先进个人”;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县教委教学“先进个人”,县“优秀党员”;县“敬老标兵”;县优秀“支教教师”;县乡约名师“先进个人”;县教研工作“先进个人”。

一、立足讲台,塑造无悔人生从副校长岗位退下来,她并没有借此“光环”向学校提出特殊待遇,而是服从、支持学校各项工作,重心下移,做教学一线普通人,积极参与支教工作。她在学校分管教科研工作岗位上,放弃了校级领导“手拉手”活动锻炼机会。她乐观面对不同层面的压力,义无反顾地来到偏远的檬子小学支教,立足三尺讲台,挥汗泼墨,辛勤付出,无怨无悔。《品德与生活》教学,她坚持将孩子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在活动中主动参与,乐于表达,深得学生爱戴。谭红老师因病需要请假治疗,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陷入困境,她为领导分忧,接手了数学教学工作。为了让老师放心治病,她硬是从头学起,读课标,钻教材,看课例,备教案,制教具,思教法,重辅导,深孩子、家长信赖与尊敬。同时,她还承担了课堂教学檬子模式——“三段七步”科研课题示范教学,以《太阳是大家的》为例,老师们通过“看、听、思、议、比”,把“三段七步”科研成果在学科领域的广泛运用推向了高潮。

二、甘为人梯,化红烛照人寰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能够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她深知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压力与责任,她把压力化作动力,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一是积极投身“乡约名师”活动。她从教师所需出发,紧紧追随“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核心,既为受援学校教师送去先进的教育理念,也为他们带去切合实际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将“听、说、读、写”语文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使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和谐统一。二是助推年轻教师成长。“一朵花儿不是红,百花齐放春满园”。她不仅以“趣、实、活、新”的教学风格赢得同行赞誉,更以她关心年轻教师成长留下了好口碑。她时时处处为年轻教师做表率,将教学经验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出来。校内校外,多名年轻教师在其成长、成熟、成为教学中坚力量的道路上得到了她精心指导,倾力帮助,成为语文教学佼佼者。多名年轻教师在各级各类赛课活动中获得佳绩。如今,巴蜀小学的刘利宏老师,重庆外国语学校九龙坡区森林小学的钱月娥老师更是她的骄傲。

三、视导引领,追求协力发展作为县小学语文特约教研员,她自豪与忧虑并存于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按时参加片区教学视导,引领语文视导组成员,尽职尽责履行好职责和义务。按照教办安排,她走遍了辖区八所小学,通过“听、看、查、评”等手段的实施,与教师零距离接触,心悦诚服交换意见和建议。同时,毫不隐晦地与学校负责领导坦诚交换视导中看到的语文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作为语文视导组组长,她在汇报会上多次作视导评价,深受教办领导及视导学校领导、教师好评。唐庭荣助理这样说:“我们片区小学语文有你撑起,我们说得起话,令人信服”。“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英才辈辈出。”在教育这个美丽的岗位上,她以无悔而充实的工作热情,脚踏实地地走过了31个阳光灿烂的春秋。在教学生命短暂的征途中,她仍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勤奋耕耘着教育这片沃土,不愧为“孜孜不倦育英才,矢志不渝领跑人”。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