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经济新常态下 谱写全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篇章

2015-09-15 14:51: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SystemMaster

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变革正在悄悄影响用工形势。当下的劳动力市场,透露出怎样的信号?转型升级的经济结构中,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2015年“春招”表明,和过去相比,用工形势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透过这些信号,我们可以看到一张全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光谱图。

用工荒缓解:多因素催生招工变局

今年元宵节过后的杭州市劳动力市场,本应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但是今年却有些冷清。事实上,这一现象不止杭州独有,全省都如此。最近,浙江省经信委发布的春节后用工调查数据显示,今年浙江的用工情况普遍有所好转,八成多企业感觉不到用工荒,六成左右的企业用工缺口小于10%,完全不缺工的企业占到了两成多。

业内专家表示,用工形势的改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首先,近年来浙江大规模推出机器换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用工紧张程度。2014年,浙江安排了2.8亿元资金用于支持以“机器换人”为重点的技术改造,11个地市均制定出台了鼓励“机器换人”的专项政策,有些地区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补助标准达10%以上。大量工人被机器替换,劳动力得到解放。例如宁波君禾泵业公司,以前,一条流水线需要20个员工,而如今的新型自动化流水线只要4个员工,生产效率明显提高。2011年,该公司1100名员工,产值4亿元;2014年,技改后,员工900人,公司产值达到了7亿元。

其次是浙江很多企业主通过提高薪水和软性福利留住了员工,员工稳定性增强,节后返工好于往年。调查显示,80%以上的企业员工返厂率达到80%以上,这个数据比往年提高了二三十个点。

此外,一些外资企业的撤走,传统产业的升级,以及一些行业的不景气,陆续释放出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补充到市场上之后,同样会减少一部分企业的用工难情况。

用工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今年出现的新变化,折射的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初步成效。高效率的机器让制造业企业的车间变成安静的无人化生产,这安静的底下汹涌着“工业4.0”的革命浪潮,以悄然的姿态和迅疾的速度颠覆着浙江招工结构和产业结构。有专家认为,接下来,一些从事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依赖廉价低端劳动力的企业会被淘汰,退出传统行业,寻找新的出路。绍兴小老板李志华就是一个例子。这个56岁的绍兴人开了30多年的印染厂。他坦言,这两年的日子比金融危机的时候还难过。劳动力成本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低、投入新设备的风险大,还有巨大的环保压力等等,最终让他关了工厂,选择在绍兴市区的世茂广场开了一家餐饮店。“还是餐饮行业能赚钱,而且是现钱。”他说。
缺什么人:技术工人、专业人才最走俏

随着“机器换人”和经济转型渐入佳境,我省企业对低端劳动力需求逐渐减少,可是,企业对于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却越来越大。机器换人解决了用工荒,但是还缺操作机器的工人,这种人才需要技术和经验。据统计,目前有一技之长的求职者仅占求职总人数的25.35%,平均每一个来应聘的技能人才背后,应对3.47个岗位需求。

富阳申能固废环保再生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有色金属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数一数二的企业。现在,最令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汪清伟头疼的是技术人才的招聘。为了招一名融炼厂长,在全国范围内招了3个月都还没有合适的人选;为了招一名研发中心主任,找了近三年,发现全国懂得4种以上有色金属的冶炼以及熟悉两种以上设备的专业人才只有3个人!

调查发现,未来一体化人才最吃香,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时,明确提出需要交叉融合型人才。懂设计、能服务、知营销,这类一体化人才很受市场青睐。比如一家IT企业,要拓展ATM自动取款机售后运营业务,招来的员工需要懂计算机和电子软件。再比如,某工业设计园区的一家酒店,入住顾客如果喜欢上了房间里的沙发、床等,可以直接买回家,售货员就是刚刚为客人办理入住手续的服务员,这位服务员口才好,通晓沙发、床、台灯等产品的优缺点,帮客人办好商品交易及售后服务等。

如今,招人才成为新兴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愿意支付比较高的人才成本。因为大多数企业并不只是“招人”,更主要的是“招才”。所以,54.55%的企业还是觉得招工难,寻觅不到中意的那个TA。

那么,人才都去哪儿了呢?专家认为,首要的原因来自源头:专业人才稀缺,专业人才学校培养不足,导致新兴行业人才短缺。移动互联网迅速崛起,学校的人才培养无法跟上节奏,这导致不少应届生无法与企业的职位进行无缝对接,无力快速地承担公司工作。

哪里还缺人:电商、三产最急迫

近年来,浙江低端制造业的用工需求逐年在减少,而新兴行业、先进制造业以及高端服务业的用工需求在上升,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比重逐年加大,占比超过一半,其中住宿餐饮业最缺人,缺工率比半年前提高25个百分点。

随着“机器换人”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推动了为机器服务的服务业发展。机器的保养、维修,产品升级后的营销、设计、创意、电商服务都在呼唤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不过,要说最缺人的,还是电商产业。专业人才的缺乏,已成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去年杭州地区到58同城网发布招聘的电商企业才76家,今年一下子达到212家。在杭州的新春招聘会上,互联网/电子商务类人才需求量排名十大岗位之首。

据了解,2013年浙江省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数超过21.6万人,间接从业人数超过154.6万人,电商人才缺口已超过100万。而且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以后,电商的人才缺口可能更大。

专业人士说:“电子商务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它的发展推动了与之相关的计算机、物流、美工设计、文案策划等相关人才的需求量。不少传统企业正依托电子商务转型,如不少外贸企业,通过互联网,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这为求职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岗位。”

此外,杭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收集的数据显示,杭州最缺人才集中于‘十大产业’,其中尤其以互联网和文创产业为主。这一类行业是在最近几年刚刚兴起并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因此发展速度日新月异,目前都跨入了企业扩张阶段,导致企业人才缺口大,各方大力求贤。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与杭州市大力推进“一号工程”密不可分。
职教人才供给:首先瞄准中高端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阶段,职业教育肩负着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面对这些变化,职业教育要准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服务新常态,亟须为全面提升人力资本整体素质增强培养能力,更加重视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大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使培养的人才向中高端发展。

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最近在一次讲话中指出:“由于有一段时间,我们在顶层设计上没有太搞清楚,把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设定在培养低端劳动力,这是极其错误的”,“我们瞄准的是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要培训中高端的技术人才,不是培养‘一技之长’。‘一技之长’是职业培训,不是学校教育”。这为职业学校指明了新形势下的办学方向。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使一线劳动者内涵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向中高端发展。职业学校要及时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提升面向一、二、三产业的人才培养能力;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传授一技之长,更要注重文化素养、职业精神、技术技能培养,为人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要着眼于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打通从中职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形成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为新常态的经济社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编辑:豆豆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