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浙江衢州市:唤醒沉睡的开化“明朝贡芽”

2013-07-08 10:39:19  来源:城乡统筹网  作者:SystemMaster

梦想档案

追梦人:汪秀芳,茶商

梦想内容:恢复开发开化“明朝贡芽”

追梦感悟:把梦想当使命、责任来追求,就一定能成功。

《开化县志》记载:“明崇祯四年(1631年),有土贡芽茶四斤。”2002年,当醉心于弘扬传统茶文化的汪秀芳,从文海史料翻出这段文字时,欣喜若狂。“我一定要恢复开化贡芽!”凭借执著的信念,如今,她让开化贡芽从明朝“醒来”。

从父亲身上学到“商道”

7月2日,记者来到汪秀芳设在开化城南的茶人驿站时,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徐南眉老师,正在为员工进行茶艺指导。她也是汪秀芳的茶艺老师。说起徒弟汪秀芳,徐老师的评价是“文雅、真诚、执著”。

作为浙江云翠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圈子里,汪秀芳的文雅是出了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她,热爱文学,寄情山水,透着江南女子的典雅。而她的另一面则源于她那位曾经参加抗美援朝的父亲。“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性格坚忍,遇事从不退缩,待人真诚。”汪秀芳说,父亲转业后,成了开化林场第一代工人。

1997年,汪秀芳开始涉足茶业。当时林场实行承包制,汪秀芳分到了5亩“工资茶园”。“那时睡都睡不着,生怕茶叶卖不掉。”站在池淮镇芹源村的茶园里,汪秀芳回忆起她第一次卖茶的忐忑。1999年,为寻求发展,汪秀芳怀揣所有积蓄,独自一人前往杭州。“背着行囊,带着馒头,跑遍杭州的大街小巷,就为找到一家合适的店面。每天很晚回到招待所,继续在报纸上看招租信息。”这样的日子,汪秀芳一过就是半个多月,直至找到店面。如今,她的公司已拥有863亩有机茶园。

“真诚和执著,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的最大财富。在商海中摸爬滚打,我用真诚独辟蹊径。”汪秀芳说。

从学习思考中发现商机

茶业公司董事长、茶人驿馆馆主、国家级茶艺技师、国家级评茶师……汪秀芳的头衔很多,她却喜欢别人称她为“茶人”,一位立志弘扬中国茶文化的“茶人”。

在杭州的日子里,汪秀芳一边开店,一边在浙江大学茶学系深造。接触的茶叶多了,汪秀芳有了一些思考。“同样是绿茶,为什么西湖龙井的价值那么高?”她有了挖掘开化龙顶历史底蕴的想法。为此,她翻阅了大量有关开化龙顶的史料,终于在《开化县志》中发现了有关“明代贡芽”的记载。

从此,如何恢复明代制茶工艺,让明代的贡品茶进入当代普通百姓的生活,成了萦绕她心绪的一件大事。在做了充分准备之后,2006年,她聘请了中国美院的教授,对“开化贡芽”的明代元素,进行专业设计;同时,她请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的专家教授,进行技术指导。经过几百次试制,直至2009年,“开化贡芽”才慢慢定型。2011年3月,她又将“开化贡芽”的制作方式以“一种曲毫形绿茶加工方法”的名义申请国家专利,并在2013年1月16日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认证,“开化贡芽”真正揭开了尘封。

汪秀芳认为,茶叶并不是普通的商品,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历史的传承。“赋予茶叶专业水准,提升茶叶文化价值,是‘茶人’的责任和使命。”汪秀芳说。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