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中共四川省武胜县委书记)
近几年来,我们武胜县委在全县干部队伍中开展以提倡“三多三少”、坚持“六讲六比”为主题的作风整肃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县委要求全县党员干部还要增强“四种意识”、大兴“六种风气”,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干部自身建设。
增强“四种意识”
一是增强责任意识。要求全县党员干部要“在其位、谋其政”,认真履职尽责,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责任意识。要坚决克服放任心理,杜绝个人欲望的不断膨胀,要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
二是增强奉献意识。要求党员干部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该要的坚决不要,不该花的坚决不花,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要坚决克服攀比心理,把精力集中到如何为群众谋利益上。
三是增强自律意识。要求党员干部要严格自律,时刻做到自重、自重、自警、自励。切实做到任何事情讲原则,守规矩;任何环境慎权、慎欲、慎独、慎微;任何环节都不放松,不但自己过得硬,还要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下属工作人员。
四是增强表率意识。要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自辨能力,在诱惑面前要有自控力,在警示面前要有自觉能力,坚决克服麻痹心理,时刻注意廉洁自律。
大兴“六种风气”
一要大兴“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之风。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处理好工学矛盾,发扬“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的学习精神。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将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干部到上级部门、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到各级党校、高等院校继续学习,到经济建设、群众工作一线经受考验,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驾驭市场经济、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二要大兴“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用人之风。要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凭实绩选用干部,建立“赛场选马”优胜劣汰机制,将干部推向竞技场,疏通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对不尽责、不干事的干部,果断进行调整,树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用人导向。在“项目年”活动中,选派优秀干部到全县经济主战场进行锻炼,就是对干部的培养和考验。
三要大兴“攻坚克难、勇于超越”的奋进之风。要在攻坚克难上下功夫,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超越。当前,武胜县正处于跨越奋进的战略机遇期、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和不进则退的严峻挑战期,全县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县委“三抓三重三强化”的战略部署和“一枢纽一基地两示范”的战略定位,强力抓好“美丽家园”、“项目年”活动等工作的落实。牢固树立面对挑战不气馁,遇到困难不低头的奋进精神,打好攻坚战,赢得新跨越。
四要大兴“讲奉献、比创先”的奉献之风。要求领导干部要有比别人吃更多苦、流更多汗的意识,有比别人尽更大力、作更大奉献的境界,始终咬定加快发展的目标不放松、抱定造福于民的坚定信念不动摇,恪尽职守讲奉献,忘我工作勇争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往直前,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千方百计推动武胜加快发展。
五要大兴“时不我待、雷厉风行”的高效之风。要坚持“快”字当头,目标任务快落实,具体到项目、明确到责任部门、量化到进度,步步紧逼、环环推进。坚决反对本位主义、阳奉阴违、滥用职权、吃拿卡要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不良风气。要进一步深化行政效能建设,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和问责,促进机关工作全面提质、提速、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一流软环境。
六要大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清廉之风。要充分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严格公务用车管理,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出境人数,严格规范公务接待工作,严格人员经费管理,严格控制差旅、会议、文件等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各种庆典等,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促和谐、惠民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