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桓仁地区普降大雪。在古城镇业主沟村文化广场的大集上,村民们似乎并不觉得寒冷,围着市公安局选派的驻村工作队和民警,领取他们准备的“红包”。其实“红包”里装的并不是钱,而是市公安局为村民们精心准备的有关“科技、健康、法律、文化”等书籍。一拨又一拨的村民争先恐后地领到“红包”后表示,“看了这些书,咱才知道自己为啥穷。”
民警走进贫困村
“六送”活动受欢迎
为驻村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丰富驻村工作的内容,市公安局利用业主沟农村大集的时机,组织开展“六送”活动,与该村结成扶贫共建单位已有9年的市公安局特邀本钢总医院专家组和市农科所的专家,为村民们“送健康”、“送科技”,此外还有“送法律”、“送温暖”、“送文化”等活动,而在一个月前开展的“送人才”活动中,已有3名民警脱离本岗长期驻村,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为村里的新成员。
村里来了工作队
解决村民难心事
活动中,业主沟村二组村民王祥坤拿到四五本有关养殖和种植的书籍,他告诉记者,“啥叫动真情、办实事,看,这就是具体的体现,以前咱村里穷,村里帮扶给米、面、油,吃了了还是一穷二白,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现在驻村工作队来了,给村民们送知识,教咱如何挣钱。”
村支书陈福军在接受采访时说,“村里来了驻村工作队后,对村里的工作帮助特别大,我们就像有了主心骨似的,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不仅敢想了,而且还敢办了,村里遇上个大事小情,他们出谋划策,让村里少走了不少弯路。”
大集中“六送”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驻村工作队的队长李永刚接到了县交通局工作人员的电话,李永刚放下手头的事儿约上村支书,带着王一和李玉良两名队员立刻前往,与县交通局工作人员会合。
据李永刚介绍,今年干旱,村里缺水,部分村民喝水成了问题,这不,趁着农闲时再打一眼井,把水管引到村里,解决村民喝水难的问题。“现在遇到的困难是管道要横穿公路,需要协调县交通局审批破路手续。”李永刚告诉记者,“这条管线连通后,可以解决300多户共1000余人的吃水问题。”
看着驻村工作队为村里的事忙活,村支书陈福军满是愧疚地告诉记者:“工作队为村里做了这么多的贡献,可村里能为他们做的却少之又少,队长李永刚,家中的女儿今年刚上初三,马上就面临中考;队员李玉良刚刚结婚半年,便把妻子留在家中,每月仅能见上一两面;队员王一是单身,在长期驻村工作期间,想必也没机会解决个人问题。
扶贫结对9年头
村里换了新面貌
据了解,自扶贫开发结对共建工作开展以来,市公安局努力推进共建工作扎实开展,收获了村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9年来,市公安局累计为共建村投资600多万元,提供水泥1000多吨,建起一家农副产品粮油加工厂;新建两眼抗旱水井,解决500多名群众吃水难问题;协调林业等有关部门投入资金建立200亩林下参、大叶芹山野菜种植基地;协调国土部门投资400万元,修建防渗渠道9200延长米,桥梁1座,拦河坝4座,彻底解决了业主沟、北沟等5个村2147亩水田供水难问题,惠及百姓4400人;投入资金30万元建成占地5000平米的全县最大村级文化广场;建立了藏书6000册的农民书屋……
编辑:沈念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