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蟾蜍及其人工饲养管理技术

2014-01-20 11:17:53  作者:SystemMaster

一、蟾蜍简介。

蟾蜍俗称癞蛤膜,属两栖纲,蟾蜍科,是变温动物,分布于我国各地。蟾蜍有两大药用原材部位,一是蟾酥,二是蟾衣,都是极其珍贵的中药材,当代本草纲目《中华本草》及《中华医药全典》中均有阐述。蟾酥就是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蟾衣是蟾蜍角质层表皮。前者可利用镊子等硬物件从蟾蜍体刮取,后者可由蟾蜍自然蜕壳下来获得。

近几年,由于生态环境改变及人们滥捕原因,引起蟾蜍资源日益枯竭,因此蟾酥蟾衣售价日见上扬,药市上干燥蟾酥每公斤已达1600-1800元,干蟾衣每公斤上升到10000元左右,并且还有逐年上升之势。所以人工养殖蟾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蟾蜍的生活习性。

蟾蜍的生活习性一年四季的变化而变化。蟾蜍主要有“七大”特点:一是抱团性。初春,深秋“抱团”于水中嬉戏;夏季“散团”活动找饵料,水陆到处都有其活动;冬初开始长期“抱团”冬眠至初春。二是怕光、喜暗、喜湿;三是白天潜伏于泥土、砖石下及草丛中歇息;四是于夜晚频繁活动,用与身体等长的舌头飞速卷食虫类为食;五是最爱于水底淤泥中冬眠,从来不怕缺氧;六是生命力顽强,不怕压和摔,抗逆力在两栖类动物中座头把交椅,且不易患病;七是最怕蛇类侵袭。

三、人工饲养管理技术。

1、建场。在水源充足之地均可建饲养场,场地大小可根据需要来选择。饲养场四周建围墙,墙高0.8米即可,因蟾蜍跳跃能力差,一般不易逃走。墙基入地下0.4米,墙内以光滑为妥,墙角做成圆形,以防蟾蜍挖洞或攀爬逃逸。

2、建池。场内最少要有三个水池,水池总面积占整个场面积的30%左右,分成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产卵池和孵化池水深不少于30-40厘米,饲养池不少于50厘米,留下70%面积建旱池,种上草木或用砖石搭架成洞穴,供蟾蜍活动及栖息,为了预防蛇类伤害蟾蜍,墙四周张上捕蛇网,可把入侵之蛇一网打尽。

3、繁殖。蟾蜍是卵生动物,每年春季当水温在10℃左右时,蟾蜍即活跃起来,让成蟾蜍在产卵池中抱对交配产卵,每平方米内放成蟾蜍6只,每只雌蟾蜍可产卵300-800粒,黑色的卵双行、排列在管状的胶质透明胞衣状卵带内,卵带缠绕于池中水草上。为了提高受精率,雌雄比例以31为宜,受精率可达90%以上,当水温10-24℃时,经3-6天即可自然出小蝌蚪。当雌蟾蜍产完卵后,把卵及时捞入孵化池内自然孵化,以免后来产卵蟾把卵搅乱沉入水底。产卵池、孵化池中要事先清除家杂鱼类,以免吃掉卵及蝌蚪。

4、饲料。蝌蚪的饲料主要是水中的浮游生物。用家畜肥投入池中,培养浮游生物,供蝌蚪自由摄食。蝌蚪在水中经2个月左右,逐渐变态成幼蟾蜍,从水中转到陆地生活,主要食蚂蚁、蝗虫、蝼蛄、蚊子、无毛幼虫、蚯蚓及其它昆虫。因此,人工养蟾时可在池子及陆地上点灯诱虫,也可养蚯蚓、黄粉虫、蛆虫及堆肥育虫等多种途径解决饲料问题。

四、取蟾酥:每隔21-30天可采酥一次。用左手捉住蟾蜍,然后用右手拿铝夹子或铜夹子夹牢耳后腺,向后拉一下,听到夹子对口碰撞声音,说明已挤出浆状蟾酥,流到夹子内了。挤酥时,动作要快,达到轻重适宜,轻了挤不出,重了,耳后腺出血,造成蟾蜍变黑,伤口感染死亡。挤酥后的蟾蜍不要丢下水,要干养数天,以免死亡。挤下的蟾酥用80目网过滤去杂,用手捏成直径5厘米,厚度半厘米的饼,晒干后即可出售。

五、采蟾衣:一只蟾蜍每年在生长季节可自然脱10次以上蟾衣,每脱一次衣长大一些。取蟾衣要掌握其自然生活规律,让其自行脱衣,应在特设的环境中进行,如放至桶或缸内,一般于晚上下半夜脱衣为多。蟾蜍有边脱衣边吃衣的习性,所以通常人必须守候等待,见脱下来时马上从蟾口中抢出来,然后把衣摊放在玻璃上晒干供药用。目前,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蒋张林已发明出全息饲养蟾蜍、控制蟾蜍吃衣及脱整张衣,并且不用人去守候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蟾蜍壳采集器,这种采集器可让每只蟾蜍长期多次利用,生产天然纯正的中药材,又不伤蟾蜍取得了高效益回报。

取蟾酥与采蟾衣有一定矛盾,同一只蟾蜍体上最好只供生产一种,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取酥后对蟾体外表引起损伤,如再脱衣也脱不下整衣,只有碎衣,无价值了。如采蟾衣后再取酥,会影响酥的产量,每采一次酥只值0.1-0.3元。按目前行情,采蟾衣整衣,每张可售2元左右,且每隔7-8天可脱行一张衣,效益大大超过取酥。

编辑 俞乐 责任编辑 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